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今日耿马 >> 正文
耿马: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路径和模式
来源:耿马融媒 作者:彭联钢 李应顺 时间:2025年01月06日 14:58 点击率:

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批复临沧市耿马自治县为全国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之一,是云南省唯一获批的创新试点县,试点从甘蔗、玉米和蔬菜等产业着手,多举措全面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路径和模式。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共享化发展、体系化服务”的理念,推进基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从单纯追求种植面积向追求提质增效、“高产高糖”方向转变,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培育发展耿马南华糖业公司等4户农业龙头企业,按照“企业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对甘蔗生产进行统一土地、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砍运,全县4个甘蔗种植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实现甘蔗全程生产托管,实现883户农户每亩土地收入比散户高800元以上,涉及土地7000余亩。实施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服务全覆盖,持续推进机械化技术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县开展甘蔗种植犁、耙、开沟机械化率达100%,平均每亩节约劳动力3个、节约成本450元;甘蔗机械化上车装载率达95%以上,较人工上车每吨节约成本20元;无人机飞防共27.7万亩、机械化率达69%以上,统一托管服务后病虫害率由原来的73%降至目前的3%,平均每亩同比节约农药支出8元、降低20%的成本,平均每亩同比节约劳动力支出20元、降低50%的成本。在6个乡镇建成22座甘蔗集中剥叶站,每车甘蔗砍收用工节约6人。县内建成甘蔗产业基地41万亩,租赁土地50亩以上种植大户达520户、共5.2万亩,1000亩以上的有3户。全县68个村(社区)、2.3万户、12万农民种植甘蔗,蔗农人均甘蔗收入达7700元。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建立完善“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服务机制,重点抓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努力培育全程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产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目前,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34个(服务专业户41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2023年全县推广机械耕作39.44万亩、机防27.7万亩、机械中耕培土4.2万亩、机收2.55万吨。引进蚕桑产业龙头企业2家,发展桑园10700亩,共育小蚕1857张,实现小蚕(1-3龄)共养社会化服务100%。产鲜茧77.01吨,农户售茧收入389.5万元。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冷库37座,库容10.67万立方米,日储存包装水果蔬菜能力达6万余吨,初步建立蔬菜水果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

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措施。积极探索编制《植保无人机防治甘蔗病虫害操作规范》,制定《甘蔗良种体系管理办法》和《耿马自治县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配套政策。建设甘蔗工程大数据中心,选取芒国、弄巴、允捧三个种植基地试点安装基地视频监控系统,提升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与国家甘蔗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建成甘蔗健康种苗原种园70亩、一级扩繁基地420亩、二级扩繁基地2400亩、三级扩繁基地1.4万亩。2023年高产高糖早熟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24.05万亩,优良化率达98%以上。依托项目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1年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资金319万元,累计完成统一配购蓟马、白粉虱和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药品7.1万亩,补助配方用药23.2元/亩,共165万元;完成无人机飞防服务7.1万亩,补助飞防费用22元/亩,共154万元,2022年120万元、2023年268万元、2024年116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被纳入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依托项目增加服务内容,实施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修建了110平方米的运营管理服务用房和产品展示厅,购置了电脑等办公设施开展服务。同时,与耿马智会财税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聘请8名专业人员开展合作社注册登记、运营代办,推广应用家庭农场“随手记”和市场拓展等服务。

试点自2021年起至2024年止,试点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服务组织参与、农户受益”原则,加强金融服务支持,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提档升级。目前,累计完成家庭农场“一码通”登记49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记账服务15户,代记合作社收入677万元,实现利润165.5万元,形成了集良种、农资、农技、信息、保险等多方面服务于一体,发展规范、健全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