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商务系统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增长作为内贸流通工作的主线,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保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全县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一、耿马县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全县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增速稳中有升
2015年我县消费品市场在物价回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呈现出先抑后扬、缓慢回升势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3%,比上年同期增长14.4%,高于全市增速1.4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四位,较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二)限上企业数量有所增加,结构继续优化
近年来,我县大力培育限上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结构逐步优化、实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县限上单位数28家,实现零售额6.7亿元,增长31.2%,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9.7%,对全县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贡献率达66.5%。
(三)城镇市场相对活跃,带动作用明显
我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7530.8万元,同比增长25.8%,占全县零售总额比重达64%,城镇市场作为消费的主要渠道,带动作用明显,拉动全县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完成60490.6万元,同比下降1.5个百分,占零售总额比重为36%。
(四)批发业增长较快,零售业主导市场
全县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668.1万元,同比增长4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1192.6万元,同比增长11.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502.7万元,同比增长14.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006.6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零售业比重占66.2%。
二、制约我县消费市场增长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导致消费增长趋弱。受经济大环境因素影响,新常态下市场消费增长受到一定抑制,需求相对疲软,消费增长的动力在不断减弱。
(二)消费理念转变影响消费增长。在中央、地方严禁公款消费,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和理性消费等大环境下,高档服务消费、礼品及烟酒等生意陷入低迷,健康、娱乐休闲等需求日益提高。
(三)网络消费不断发展冲击传统商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消费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冲击了传统商业消费增长。传统零售业在店租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者流失、同业竞争激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亟待转型升级。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加快边合区建设。旅游业具有消费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资源增值性和经济拉动性等方面特点,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积极意义。旅游直接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领域,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
(二)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基础。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中、低收入水平人群。要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改善“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现状,消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三)培育新的带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要顺应消费需求,根据居民消费特点、结构及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持续发挥政策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