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乡镇动态 >> 正文
勐撒:菁门口村党建引领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
来源:耿马融媒 作者:勐撒镇 时间:2024年09月02日 16:47 点击率:

近年来,耿马自治县勐撒镇箐门口村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紧邻瑞孟高速与临清高速互通立交节点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撒马坝万亩茶园的秀美风光和芒见组产业优势、文化底蕴,主动融入“一廊”“一片”建设,以将芒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旅融合目的地,走出了一条稻香渔歌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助力村民自治。选优配强“领头雁”,摸清人才底数,把农村致富能手、手工艺人等纳入后备人员培养。同时,自然村成立理事会,将德高望重、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致富带头能力的现任村干部、返乡能人、青年骨干等7人选为理事会成员,建立党支部加理事会组织协商机制,通过召开议事协商会议,用“身边人”管“身边事”。依托党员活动室,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村民会议等形式调动群众参事议事、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构建党组织引领、村民自治、干群联抓,成果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移风易俗,助力人居环境提升。党支部引导建立村规民约、制定实施细则,党员带头示范,完善门前三包、垃圾清运、治安维护、纠纷协调等制度机制;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按照党员带群众、先行树榜样的原则,号召农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自家庭院、巷道、沟渠干净有序,室内环境整洁明亮,以“一户美”带动“一片美”,以庭院“小美”助推村庄“大美”,不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废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芒见组实现村容村貌分组包干全域覆盖,结合项目实施及绿美建设,共拆除“五棚”85间,整治面积2600平方米,种植绿植10000多平方米,芒见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初见雏形。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党支部积极引进82-2稻谷新品种、推广油菜稻谷轮作和稻田养鱼技术;成立农业合作社,深入拓展“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全村114户农户加入合作社,解决水稻种植土地零散、品质不优等问题,推动水稻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邀请云南省农科院水稻专家杨久团队在芒见设立基层专家工作站,对82-2稻谷品种提纯复壮。积极培育“土司贡米”品牌,注册“芒见82-2MJ”水稻商标。2023年,芒见种植82-2水稻500亩,稻米远销上海等地,水稻收入150余万元,发展稻田养鱼100亩,每亩可增收1000元。树立稻田养鱼、风情民宿、特色小吃等带头人17名,在自家小院发展“庭院经济”,引进禾下土薯业有限公司发展蜜薯种植700亩,全年预计用工3600余人,可使群众就近务工增收43万余元,引进临沧乡振科技集团公司运营芒见傣族农耕文化体验旅游度假区,全年预计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可使群众就近务工增收72万余元,人均可增收2000元,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形成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逐步带领群众吃上“产业饭”。

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168万元,完善芒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风貌提升等。党支部充分调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发动群众在土地使用、流转等方面支持项目建设,采取“集体+企业(合作社)+群众”的模式运营,对外承租,村集体累计每年可收益约9.8万元。积极挖掘芒见农耕文化,讲好稻米故事,深挖龙女古潭、祭谷魂等文化资源,每年举办谷魂节,通过抓鱼比赛、舞蹈联欢等方式庆丰收。通过公司运营,开发农耕体验项目,打造两天一夜周末游及芒见IP活动。同时,借助山水相依、产业集聚、人文荟萃等资源优势,同步集中打造撒马坝万亩茶园、翁达村藤蔑鼓凳非遗文化传承等景点,构建周边乡村旅游循环线,实现串点成线、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以农带旅、以旅促农。2023年芒见村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5万余人,旅游收入350余万元,逐步带领群众吃上“旅游饭”。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