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一老一小”没人照顾,是令不少外出务工村民最揪心的事情。可一根藤篾,是如何带动村民在村里就能就业增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在临沧市耿马县的翁达村,村民院子里的一件件藤篾编织产品给出了答案。
翁达,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近年来,翁达村党总支牵头抓总,发挥非遗技艺传承人头雁作用,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把传承约400年的翁达藤篾编织技艺做优做特,带动全村136户366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人均增收13000余元,编织产业总产值达600万元,真正做到村民“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
传承一门技艺,带动一方就业。什么样的就业条件是村民最能胜任的,带着这样的思考,村党总支把目光聚焦到了村里世代传承的藤篾鼓凳编织技艺上。村党总支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全面摸排藤篾编织人才,以及有发展藤篾编织意愿的村民,组建起了编织技艺传承团队,采取入户实地教学等方式开展技艺传承培训,支持和鼓励非遗技艺传承人和“百名大师”等乡土人才以“1+N”模式带徒授艺,一批传统编织技艺“巧匠”如雨后春笋般在翁达村茁壮生长。村支书、主任俸绍春说:“以前翁达村只有部分老人、男人会编藤篾鼓凳,通过开展技艺传承培训,现在村里很多老人、妇女掌握了这项特色技艺,在家就能就业,编织技术和收入实现‘双提升’。”
发展一项产业,福泽一方村民。人才得以兴旺,但鼓凳制作工序复杂周期长、小作坊单打独斗品质不一、藤条等原材料供应青黄不接等突出问题交织,逐渐造成村民收益降低,成为令村党总支苦恼的难题。“党组织+合作社+编织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了“破题”关键。拆解工序提质效。村党总支发动专业大户成立藤篾编织合作社抱团取暖,先行示范,制定统一标准,把凳圈和龙骨架制作、凳面编织等工序拆解分工,为村民提供原料加工,统一回收销售,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引进企业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式合作协议,销路问题迎刃而解。“藤篾鼓凳编织这个产业太好了,在家就能干,原材料由合作社提供,制作凳圈1个10元,组装龙骨架1个10元,编织凳面1个25元,我负责制作凳圈,一天能做15到20个,至少能挣150元,活不累,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村民妮五说。
打造基地育种苗。村党总支积极打造省藤育苗基地,推广省藤种植,累计建成育苗基地24亩,提供就近就地就业岗位300余人次,辐射带动全村400余户种植省藤6000余亩。
延伸产业促增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建成集加工、展示和销售为一体的藤篾编织扶贫车间,创新开发出餐桌、摇椅、手工艺饰品等民族特色编织产品,产业逐步向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村民每人每天可获得100元左右的报酬,进一步提高了收入。目前,扶贫车间年生产销售产品2400余件,销售额达60万元,带动就业10人以上,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管理服务和产品提成收入6万元,翁达藤篾编织产业正在阔步迈向既“特”又“优”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