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预决算 >> 正文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震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来源:  作者:地震局 孔繁慧   时间:2019-09-11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600341901000

耿马县地震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  耿马县地震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耿马县地震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耿马县地震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六、财政专户资金收支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耿马县地震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震局为县人民政府正科级事业单位,参照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主要职能职责是:

  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规定,监督检查防震减灾有关工作。
        2、负责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
        3、负责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组织起草有关地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4、负责制定全县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全县防震减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5、管理全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县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和对策建议;协助县政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综合防御措施,检查监督其落实;负责向县政府和上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速报震情和灾情;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
        6、管理和监督全县震害预测工作以及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审查认证和任务登记。  
        7、管理和监督以地震动参数表述的抗震设防要求;审定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场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指导、管理和监督全县建设工程特别是重大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
        8、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
        9、负责保护本行政区的地震观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和地震遗迹。
        10、承担县政府防震减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负责县政府防震减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履行县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1、承担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

2.扎实抓好党建工作。

3.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4.扎实开展11.6”大地震30周年宣传活动。今年是耿马县“11.6”大地震30周年,耿马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组织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防震避险意识和地震时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一是成立耿马自治县11.6”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陶政江任组长、县地震局局长孙树玲任副组长、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地震局办公室,由县地震局局长孙树玲负责协调联系筹备工作。为筹备好本次活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下设综合协调组、新闻宣传组。二是切实推进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增强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于5月份在全县开展了一次防震减灾知识测试活动,由县直有关部门在职干部职工参加测试,共发放试卷4500份,参与率为100%。三是大力推进“11.6”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活动贯穿全年。为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升综合抗御灾害的能力,我局对全县所有监测点和观测站进行每月一次巡台。并结合脱贫攻坚进村入户和巡台契机,对所接触的村舍人员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发放防震减灾宣传环保袋800余个、科普宣传资料1600余份,发放《防震避震常识》1500余本、《地震知识100问》1500余本、《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小图1000余套、学生练习本10000余本、悬挂宣传横幅10条,接受群众咨询6730余人次。通过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贫困户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积极参与指导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为提高学校师生在地震来临时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分别在贺派中学、培承完小、芒底小学、团结小学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板报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工作,切实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开展灾害预防专题讲座4场,应急演练4场。发放各类宣传资8000余份,展板12块。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进一步推进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增强全民防震抗震意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以11.6”防震减灾日”为契机,116日上午9时至911分进行防空警报鸣放。通过鸣放警报,提高全社会防空防灾意识及防空警报信号识别能力,警醒全县人民居安思危,行动起来,把地震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六是认真组织好11.6”宣传活动。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部分成员单位到白马广场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白马广场悬挂横幅,宣传标语,摆放的展板围绕当年发生地震时的“震情灾情”“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经济发展”“腾飞耿马”等内容进行宣传,并在耿马电视台播放耿马自治县“11.6”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专题片。结合1988116日,“澜沧•耿马”发生了双主型地震,耿马自治县发生7.2级大地震,给耿马自治县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讲解,发放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地震应急常识、防灾应急小手册等宣传材料。为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紧急避险能力和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活动中摆放宣传展板16块,发放宣传册3600余份、发放地震防震减灾宣传环保袋3300余个、悬挂宣传横幅1条,发放地震科普知识3336本、防震避震常识3400本、地震应急常识3600本、防震避震常识挂图3550份、摩托车驾驶人安全出行指导1680本、防灾应急小手册1760本等宣传材料。设立咨询台1个,主动为过往群众答疑解惑,接受群众咨询1200人次。通过以上宣传活动的开展,达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懂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用科学的手段防御地震灾害,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能力。

5.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1)地震监测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地震监测手段多学科、综合化。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目前耿马自治县共有地震监测手段5项,分别是地震流动观测、地下流体水位仪、地下流体水温仪、地震断层二氧化碳气体检测、陆态网络监测。切实加强地震监测台站建设,为提升地震科研水平打下基础,强化地震前兆监测,构建起多学科、高精度、实时动态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的地震综合观测的多手段、多学科、综合化。二是震情值班及震情跟踪监视制度化。制定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实行24小时震情跟踪监视值班制度,把值班值守工作职责落实到岗到人,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泼水节、五一节、青苗节等节假日值班值守工作。确保全年地震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转,采集分析处理上报地震监测微观数据,收集核实各种地震宏观异常信息,快速应对处置突发地震事件,截至今年1月至11月,共处置县域外突发地震事件5起,县内3起。编报《震情通报》11期、《灾情速报》3期,编报《震情跟踪月报》11期。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的工作落实,为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震情分析会商规范化。建立并执行月度震情分析会商制度,如有突出异常和显著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震情会商,给出综合判定意见。四是宏观异常观测常态化。切实加强辖区内宏观观测网点建设,不断完善宏观观测网络体系,积极探索宏观观测网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每月与宏观联络员至少联系1次的工作制度,当出现重大宏微观异常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组织专题研究,及时上报、及时核实、及时分析研判、做到不过夜,及时上报落实情况。五是对地震监测手段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技术人员对地震监测站点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监测台站供配电线路、数据传输线路、监测设备仪器、观测环境、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安全等方面情况,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地震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的正常传输。六是加强地震宏观骨干观测点维护。对孟定镇四方井温泉、勐简乡班望温泉进行维护管理,查看温泉点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温、出水量等情况,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部门。七是加强对地震预警仪器台站的管理。与各乡(镇)对接,建立健全预警仪器台站管理和维护工作制度,明确乡镇分管地震工作的领导及防震减灾助理员为管理维护责任人,防震减灾助理员具体负责预警仪器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2)地震灾害预防工作不断进步。一是继续推进“防震减灾服务上前沿”工作。今年1至11月份,先后深入到乡(镇)、农场管委会进行抗震设防工作检查11次,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建项目业主进行宣传讲解政策法规。二是依法把抗震设防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程序,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必备内容,制定和完善地震行政审批各项管理制度、办事程序,有效开展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3)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一是抓好“三网一员”建设。目前,全县共有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12人,防震减灾联络员85人,地震宏观骨干观测人员5人,初步构建起了耿马县“三网一员”防震减灾群测群防队伍。二是建立健全“三网一员”管理。县地震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三网一员”管理制度。工作中坚持每半月与宏观联络员至少联系1次,切实加强宏观观测网点建设,不断完善宏观观测网络体系,当出现重大宏微观异常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分析研判、做到不过夜,及时上报。4实施好耿马县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工作。按照临沧市地震局预警台站布站规划,加强对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建立预警仪器台站管理和维护制度,明确乡镇分管地震工作的领导及防震减灾助理员为管理维护责任人,防震减灾助理员具体负责预警仪器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预警台站仪器全部运行正常。5)加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云南分项目是临沧市“十三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大工程,根据整个项目的统一规划,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对该项目的实施、工作任务做了具体安排。二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分两个工作组,分别由孙树玲局长和杨立平副局长带工作人员到选定台址孟定镇芒撒村六组回柳松山和勐撒镇芒茂村象塘小组进行实地勘查,并与镇、村两级沟通协调后顺利签订租地协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技术规程,按时按质完成了前期台址勘选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2018,纳入本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1个,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1个。单位预算级次为一级预算单位。单位内设办公室及震防法规股两个股室。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耿马县地震局核定事业编制8人,2018年末实有人员8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地震局2018收入合计1271070.27元;其中财政拨款1271070.27元,占总收入的100%比上年同期增加24.6%,收入增加原因基本支出经费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地震局2018年总支出为1212501.39,基本支出数为1179334.39,占总支出的97.3比上年同期增14.96%项目支出数为33167.00元,占总支出的2.7比上年同期减71.8

支出增减主要原因分析是人员工资增加,项目经费支出减少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我局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基本支出数为1179334.39,占总支出的97.3比上年同期增14.96%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增加。2018年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支出占总支出的89.13%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10.87%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我局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3167.00元。2018年的项目支出主要内容是:地震监测项目开展实施经费以及其他专项支出等。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地震局201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总收入为1271070.27元,与上年度收入对比增加24.64%,增加原因是基本支出经费增加。2018年我局总支出为1212501.39元,与上年度支出对比增加6.03%,增加变动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201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938.5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84%,主要用于基本工资及艰苦边远津贴调整增资支出。

2.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3261.29,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52%,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及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210类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7724.80,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76%,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费支出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

4.220国土海洋气象等支893156.8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3.66%,主要用于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公用支出等一般性支出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方面的开支。

5.221类住房保障支出75420.00,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22%,主要用于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耿马县地震局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23600.00元,支出决算为11314.00元,完成预算的47.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9894.00元,完成预算的49.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420.00元,完成预算的39.4%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接待费减少。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2180元,下降16.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没有变化%;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2180元,下降60.5%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公务接待费支出减少。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9894.00元,占87.4%;公务接待费支出1420.00元,占12.6%。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9894.0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9894.00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应急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142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42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142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10批次),接待人次3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30人)。主要用于地震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 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本单位未发生政府性基金财政收支,所以附表07表无数据。

六、财政专户资金收支情况说明

2018年本单位未发生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所以附表08表无数据。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地震局2018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212501.39,基本支出数为1179334.39占总支出的97.3比上年同期增14.96%项目支出数为33167.00元,占总支出的2.7比上年同期减71.8支出增减主要原因分析是人员工资增加,项目经费支出减少。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1231日,地震局资产总额1445281.57元,其中,流动资产381061.82元,固定资产1064218.7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1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减少)0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减少)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1445281.57

381061.82


532769.75

149303





1

382146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详见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本单位2018年的部门决算事项中无需要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

2.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3.年初结转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4.年末结转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原因尚未使用的人员支出、经费支出或项目支出。

5.基本支出:指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产生的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092600341901111

 

地震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20190911114607721.xls

  
关闭窗口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