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2021年
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草案)
——在2,021年12月26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上
自治县财政局 沈 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现将2021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如下:
一、调整的背景和依据
根据县委、县政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预算执行中由于财力发生了变化,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列支方式的转变,同时在年初预算之外,部分项目资金亟需通过新增预算支出予以落实,经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通过的支出总计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能完成年初计划目标需作调整。
二、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变动情况
1.财力增减变化情况。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本级财政年初预算财力354,39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批准县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54,390万元(含上解上级支出,下同)。现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测算,虽然受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但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任务49,100万元不作调整,全年财力预计336,839万元,比年初预算计划的财力减少17,551万元。
(1)财力预计增加32,449万元。主要是增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奖代补资金5,000万元,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补助9,840万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72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414万元,结算补助收入增加9,59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增加341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加1,890万元,调入资金增加3,000万元。
(2)财力预计减少50,000万元。一是上级转移支付补助预计减少49,945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收入减少92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减少19,277万元(主要是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减少15,930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减少30,668万元(主要是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减少12,980万元)。二是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55万元。
经测算,2021年预计财力为336,8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1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90,80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1,711万元,政府存量置换债券转贷收入13,100万元,上年结转1,702万元,调入资金4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3万元。
2.预算支出调整建议
根据测算结果,2021年预计安排支出总额为336,839万元(含上解上级支出,下同),与年初预算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减少106,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增加395万元,结余增加87,05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000万元。
(1)年初预算安排基本支出130,780万元,基本支出预计减支10,180万元。经测算,全县公务员、事业单位新招录用人员97人、教育系统新招聘特岗教师50人增加462万元;新增村(社区)统战宗教干事及武装干事113人增加202万元;支付职工死亡抚恤464万元(年初预留400万元);支付职业年金576万元(年初预留980万元);边防辅警因上岗人数未达年初预计的275人调减445万元;边民补助经测算预计结转4,790万元,乡镇津贴未支调减1,700万元,奖励性绩效未支调减2,122万元,绩效工资2,017提高部分未支调减1,000万元,人员退休、其他人员变动工资及社会保障缴费等调减363万元。
(2)县级项目支出净增加11,022万元。一是年初预算安排县级项目支出37,228万元,根据项目进度、计划调整等因素预计调减13,467万元,调减年初预留的政府隐性债务化债资金3,427万元,调减重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经费、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工程经费、边境小康示范村及“四位一体”建设等零星项目支出10,040万元(详见预算项目调整表)。二是现根据县重点项目安排需要,为保重点、急需项目支出,预计需追加项目支出24,489万元。新增城乡医疗保险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基本民生项目643万元,各项工作经费公用运专项目735万元,信创补助经费项目1,273万元,归还借款及扶贫贷款贴息5,774万元,美丽县城建设项目、校舍改造及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建设项目16,064万元(详见预算项目调整表)。三是上解上级支出预计增加395万元,其中:因省级增值税留抵退税9至11月预计上解300万元,上划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划转基数95万元(以年终上级结算为准)。
3.年终预计平衡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9,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计完成232,514万元,地方政府存量置换债券转贷收入预计完成13,100万元,上年结转1,702万元,调入资金预计完成4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3万元,收入总计预计完成336,83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30,000万元,上解支出预计完成5,595万元,地方政府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预计完成13,19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计完成1,000万元,支出合计预计完成249,78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结余预计87,054万元(以年终上级结算为准)。结转结余的形成,主要是由干部分上级专款下达较晚和部分项目按工程进度拨款,当年难以形成支出,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以上预算调整变更事项包括上级安排县级的专有用途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后续上级补助县级的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增加年终结转结余。
(二)政府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35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41,020万元,转移性收入3,2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2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发生了变化,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预计完成55,751万元。一是因年初预计收入未达预期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减少34,909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减少250万元;土地出让收入减少14,705万元;国土部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收入减少2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增加74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减少28万元;二是转移性收入预计增加46,31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减少79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增加47,100万元。
2.年终预计平衡情况
综上所述,调整后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5,751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6,111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48,63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00万元。调整后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4,32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1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9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结余1,430万元,其中:专项结转1,220万元,净结余210万元(以年终上级结算为准)。
以上预算调整变更事项包括上级安排县级的专项补助资金收支,后续增加的上级补助的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增加县级基金年终结转结余。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2021年社保基金年初预算收入106,627万元,预算调整预计增加358万元(调整原因:年内工伤保险工亡人数增加,上级补助收入相应增加),调整后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06,985万元。
2.2021年社保基金年初预算支出101,466万元,预算调整预计增加358万元(调整原因:年内工伤保险工亡人数增加,导致基金待遇支出增加),调整后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01,824万元。
3. 2021年社保基金年初结余36,092万元,调整后社保基金当年预算收支结余预计5,161万元,年末预算滚存结余预计41,253万元。
三、其他需报告事项
(一)年初计提的预备费3,400万元,因预算执行过程中无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需安排支出,建议动支预备费用于弥补预算执行平衡财力。
(二)原计划政府性基金调入37,000万元因年初预算预计的基金收入未达预期调减37,000万元,为平衡财力,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将收取的存量资金统筹后调入40,000万元,其中:县级结转结余资金21,914万元,上级专项结转结余资金18,086万元(详见附表)。
(三)本次预算调整为全年执行情况的初步测算,实际执行结果可能与本次报告数存在差异,我们将在明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报告最终执行结果。
四、下步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围绕目标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收支任务完成。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责任担当, 着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理财水平,深挖税源、强化征管、努力争资立项多措并举、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二)找准税源增长突破口,深挖潜在税源存量。一是加强财源建设。稳定巩固提升传统税源,着力抓好蔗糖、烤烟、茶叶等传统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植新税源,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导向作用,加大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提升财政经济发展动力。二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完善财税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财税征管调度,定期召开财政税收形势分析会。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大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三是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对各部门长期沉淀闲置、按原用途难以使用的资金,以及预计年底前难以使用的预算资金,按规定收回财政或调整用于其他亟需支持的项目。四是加大争取资金力度。精准对接国家及省投资补助政策,围绕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和“两新一重”,超前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
(三)继续抓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一是多方筹集资金保障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采购、应急设备采购、应急粮食储备等支出。二是继续延续资金调度支付的快捷通道和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物资及时到位。三是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不断强化“三保”责任落实,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安定和谐。
(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把好举债关口,严控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量,夯实可偿债财力,加快存量债务置换,有效降低政府债务成本,缓解债务偿还压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五)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深化改革促发展。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二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积极清理财政暂存暂付款,对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占比设定上限。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