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耿马自治县勐撒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录
来源: 作者:王映波  时间:2016年03月12日 01:32 点击率:

三聚集  六着力
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  打好边少民族脱贫攻坚战

——耿马自治县勐撒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录

 

耿马自治县勐撒镇芒枕村坝庆一组、翁达村翁结自然村、帮骂自然村安置点和箐门口村小坝组安置点是全县首批启动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示范点,项目开工以来,当地紧扣“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以 “三聚集”、“六着力”为突破口,强举措,抓落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群众积极主动、项目进展迅速,示范引领带动的良好局面。截止3月10日,项目一期芒枕村坝庆一组、翁达村翁结自然村、帮骂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示范点,动工建设175户,其中:房屋拆除33户,完成建房地基平整14户,开挖基础110户,墙体支砌18户;兑付农户无偿使用资金175户521万元。

“三聚集”:三次产业聚集。依托勐撒坝坝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扩大撒马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果,集中力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十三五”临清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在不增加贫困农户负担的前提下,超前谋划,有效承接,建设特色民居,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发展公路沿线少数民族特色乡村旅游打牢坚实基础。引进台湾百津园贸易公司,发展热带水果种植。策划“互联网 ”模式带动回京古树茶、鼓凳、优质稻、马铃薯、草果等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促使园区建设与搬迁农户形成生产资料、生产用工等要素良性互动,既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和增收门路,又解决园区企业用工和配套服务的问题,实现群众增收和园区发展“双赢”。

跨区域人员聚集。本地及周边芒洪、大兴等乡镇山区部分群众长期以来受高寒、深山、石漠化、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渴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际困难,搬迁愿望强烈。有的自发解决土地问题,纷纷搬迁至芒枕村坝庆一组、翁达村翁结自然村、帮骂自然村等地,搭建简易住房,就近就便生产生活。党委、政府关注民生,顺应民意,及时将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易地脱贫攻坚的好措施宣传到各家各户,彻底解决无稳固住房问题。依托中心集镇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城镇设施齐全、就业门路广、项目资金多的优势,按照美丽乡村、人文村庄的建设理念,在有效扩充建设规模的基础上,为搬迁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提供良好的平台,实现了城镇教育、文化、卫生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整合利用,减少了搬迁安置中的重复投入,节约了建设安置成本,形成了易地搬迁工程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

扶贫项目聚集。勐撒镇撒马坝安置点基础条件、发展空间相对较好,安置点建设打破乡镇村域界线,二期项目规划实施后总量将实现460户农户2070人集中安置,包含汉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充分体现多民族聚集,建成边疆民族团结示范新村。始终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民宗项目、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产业扶贫项目。把发展基础薄弱村组的群众在产业基础好的中心村集中建点安置,并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对搬迁群众免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着力”:着力搭建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为组织实施好勐撒镇脱贫攻坚工作,勐撒镇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即综合协调组、规划建设暨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组、资金管理组、督促检查组并抽调专人进行集中办公。同时,村、组也及时成立了由村、组干部、党员、妇女代表参加的农民建房理事会,具体负责本村、组施工队伍的引入、建材集中采购、工作协调、工程监督等相关事宜。通过建立统一指挥、统筹兼顾、协调有度的领导机制,全镇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重点抓,村组干部经常抓,理事会成员天天抓的长效联动机制。

着力编制一本科学的村庄规划。在县级部门编制的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委托中介机构或新农办、城建部门,结合各村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要素,遵照群众意愿,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新村寨、新产业、新生活、新环境、新发展”的要求,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创造性地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庄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一村一景,统筹产业、生态、文化一体发展”。

着力出台一份规范的资金管理办法。为确保建房农户补助资金的安全及专款专用,结合工作实际并征求上级部门意见,及时编制出台《勐撒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暨其他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无偿资金和建房农户贷款的申请流程、发放程序、发放的时间节点和资金监管管理等事项;同时,由镇财政所牵头,对每个涉及项目资金的村组建立一本建房农户资金管理台账,并对记账业务人员(村、组理事会人员)进行培训,有效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较快地促进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设进度。

着力创新一项可行的宣传工作机制。为确保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快速推进,充分整合县、镇两级“挂、包、帮”“干部职工、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组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妇女等力量,通过召开群众议事会议、粘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到户宣传等方式,组织宣传建房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政策,用活政策。同时,组织镇党政班子成员、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农户代表到此项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学习考察。在组织参观学习中,注意突出时效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取得良好效果,群众建房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镇召开镇级宣传动员及推进会议2次300余人次,村组组织召开群众宣传发动会90余次5000余人次,编印信息简报5期,上报信息23余条。组织建房群众外出考察新农村建设及产业发展300余人次,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掀起大干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热潮。

着力引进一批优秀的施工建设队伍。为确保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质量,快速推进工程进度。一方面邀请施工队伍。向社会广泛邀请愿意到勐撒参与建设的施工队伍,到镇脱贫攻坚工作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大会战办公室报名,参与竞争,并认真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实地了解报名施工队以前所做工程的质量情况,择优选择。另一方面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协调上级建设部门技术人员到我镇对参与建设的施工队伍和农村工匠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目前,全镇有优秀施工队伍35支,农村工匠300余人全面参与建设。

着力完善一套系统的组织实施程序。充分发挥镇、村、组、户四级联动作用,突出农户主体作用,促进群众观念转变,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热情,形成群众“自主、自愿、自建”的建设格局。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参照上级的相关文件及时出台和印发了《勐撒镇成立脱贫开发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耿马自治县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相关建房指标、政策措施、职能职责进行细化落实;及时制作镇、村的“三图三表”(勐撒镇脱贫攻坚推进图、勐撒镇列入农发行异地搬迁总体规划搬迁示意图、勐撒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出列图;勐撒镇2016—2017年度脱贫摘帽推进表、勐撒镇2016—2017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进度表、勐撒镇异地搬迁工程进度表),镇、村进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强势推进工程进度。预交建房资金。为确保贫困户安居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宣传发动初期,理事会通过召开群众会议,组织每户建房农户先预交2至5万元建房资金,由理事会进行管理或交到村级会计代理中心统一管理,待建设时,按实施进度进行拨付,确保工程进度和有资金建设。规范工程招投标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按规范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确保工程合法合规。强化监督。以镇纪委牵头,组织建设、财政、林业、农业等成员部门,时不时地对项目建设开展不定期的督查,即对项目申报到位情况,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安全施工等进行督查,对不重视,不落实,不及时、不办事或办不成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和问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引导村民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卫生监督、公益设施管护等制度,加强安置点建设的日常公共管理,形成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严把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关。在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由施工队伍向镇大会战办公室做出安全施工承诺:施工现场有安全警示标识,施工作业必须配戴安全帽,用电计量表、闸刀有安全标示等相关安全事项。工程质量方面,以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牵头,认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和组织施工队伍业务操作技能提升培训,确保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了2次施工队伍业务操作技能提升培训,培训290余人次。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