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镇汛期防汛安全提醒告知书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年10月27日 11:54 点击率:

全镇生产经营单位、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已进入汛期,雷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发,降雨天气频繁,雷电和强降雨可能会导致引发山洪,河流、水库水位暴涨,局部塌方等自然灾害,部分交通要道受损,房屋、农田、厂房被淹等风险增加。为避免造成人员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确保全镇安全度汛,现将防洪防汛注意事项及安全相关知识告知如下:

一、汛期灾害性天气预防自救常识

进入汛期,强降雨、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来了,这些防汛预防自救常识很重要。

(一)暴雨

暴雨预防常识:

1.尽量不要外出,及时掌握天气情况。

2.不要去山区沟谷旅游,不在河流、低洼地逗留。

3.不要在不牢固的围墙、老旧建筑旁躲雨。

4.不要贸然涉水前行,注意绕开路面漩涡、突泉。

5.提前关闭门窗,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等,防止屋内进水。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6.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势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暴雨应对措施:

1.暴雨期间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绕过积水严重地段,避免高压电线、变压站等电线集中经过路段,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贸然涉水,警惕水坑、井盖。

2.暴雨中行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3.汽车在积水中熄火时,不要再启动,不要在车内等待救援。

4.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若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二)大风

大风是指风力达8级或以上的风。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24小时内平均风力将达6级以上)、黄色(12小时内平均风力将达8级以上)、橙色(6小时内平均风力将达10级以上)、红色(6小时内平均风力将达12级以上)表示。

大风预防常识:

1.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量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压线和临时搭建的建筑工棚、围墙等。

2.检查和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花盆、空调外机、棚架等。

3.居住在临时搭建房屋内的人员应及时对房屋进行检查和加固,如存在安全隐患请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

4.在房间要关好门窗,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大风应对措施:

1.如果正在公路、天桥上开车,应该减速慢行,条件允许的话应就近将车驶入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2.如果在水面作业或在游泳,应立刻上岸避风。

(三)冰雹

冰雹预防常识:

1.应将自己置身于安全地带,尽量不要外出。在室内应该尽快关好门窗,远离窗户。

2.远离易碎品。远离窗户、天窗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会以某种特定角度降落,因此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造成身体损伤。

3.谨防触电。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的严重后果。

冰雹应对措施:

1.在室外突然遇到冰雪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顺风走,迅速寻找遮挡物。比如躲进室内、有封顶的公交车站下等暂时躲避。

2.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伤害降到最低。

3.如果在开车途中遭遇冰雹,把车靠边停下。注意停靠车辆时,不要把车停在大树旁,或是可能有大型物体掉落的区域,以防砸到。最好把车停放在车库里,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

4.躲避冰雹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四)雷电

雷电预防常识: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遇到雷电天气时,要关好门窗,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闭路、网络等插头,最好不要拨打电话。

3.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4.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雷电应对措施:

1.远离树木、铁塔、旗杆、金属广告牌等孤立、带有金属的物体。

2.正在游泳时要赶快上岸,离开水面。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会增加溺水风险。

3.汽车是比较理想的避雷场所,打雷时,正好在开车的人要注意关紧车窗。

4.野外放牧或劳作时,应尽量躲避到室内、山洞等安全的场所,千万不要在树下等引雷的地方避雨。

5.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尽量蹲下并低头、双脚并拢和双手抱膝千万不要用手撑地,避免因雷击所产生的“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

(五)洪水

洪水预防常识:

1.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医疗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

2.保存好尚能够使用的通信设备。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3.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如果住在这些地方,当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要格外小心。

4.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洪水自救知识: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若洪水来得太快,已来不及转移时,可以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尽量不要独自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六)山洪

警惕易受山洪灾害威胁8类人群: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的人群。

2.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人群。

3.居住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人群。

4.居住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的人群。

5.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的人群。

6.遭遇持续强暴雨,晚上在房屋里休息、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群。

7.随意过河、过桥逃生的人群。

8.不顾一切抢救财产,打捞漂浮物的人群。

山洪预防常识:

1.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撤离之前如果没有撤退路线,就尽量选择往两侧高地逃生。

2.冷静判断环境,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轻易涉水过河。

3.合理安排,珍惜逃生时间,不要为了转移家禽、贵重物品等,延误了最佳逃洪时间。

4.当被山洪围困时,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寻求紧急救援。

山洪自救知识:

1.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

2.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

4.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5.无通信条件的,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并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在水上转移。

7.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坏房的屋顶。

(七)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在农村,滑坡也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

山体滑坡征兆:

1.滑坡前缘坡脚处,岩土体出现上隆或凸起现象,并形成放射状裂缝;滑坡后缘出现张性裂缝,并迅速扩展。

2.滑坡体周围岩土体出现松弛和小型坍滑现象。

3.地表及深部岩石发生开裂或被剪切挤压,有时还发生异常声响。

4.地下水动态发生异常变化如干涸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活,或者泉水突然干枯,以及钻孔或井、塘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5.岩土体结构发生强烈变化,建筑物变形加剧。

6.出现生物异常:畜禽惊恐不安,老鼠乱蹿树木歪斜或枯死等。

山体滑坡预防常识:

1.选择安全地带修建房屋,不要随意开挖坡脚,不随意在斜坡上堆弃土石,管理好引水和排水沟渠。

2.发现滑坡前兆,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区,同时呼喊周边居民撤离并及时向村(居)民委员会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或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4.夏汛时节,注意收看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

5.暴雨时及久雨后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避开陡峭的悬崖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或山谷沟底,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6.在野外一旦遭遇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山体滑坡自救知识:

1.保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出正确的逃生方向注意保护好头部,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

2.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不要朝着滑坡方向跑。

3.当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4.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5.滑坡停止后,应继续待在安全区域,避免受到连续发生滑坡二次遇险。

6.立即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八)泥石流

泥石流预防常识:

1.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

2.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

3.在上游地区的人若发现泥石流征兆,应设法通知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4.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5.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6.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

7.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泥石自救知识:

1.在上游地区的人,如果发现了泥石流征兆,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2.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要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4.尽快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九)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预防常识:

1.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是内涝的高发地,突发暴雨时,这些地方不宜久留。

2.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切勿游泳转移,不可触摸或接触高压线铁塔、电线防止触电。

3.内涝会导致井盖冲开或者路段塌陷遇到水坑或积水时,应注意观察,小心绕行。

4.身处在郊区,找不到较高建筑物时,尽量向高处移动。

城市内涝自救知识:

1.身处危旧平房的居民,注意观察房屋的漏雨、渗水等情况,如家中积水过深,请迅速向屋顶、高层等处撤离,寻找被困处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

2.检查家中电路、炉火等设施,当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城市低洼地带的居民,平时可以提前在门口放上沙袋、挡板等,并采取堆砌围墙等措施。

4.可能发生洪涝的地区,居民要备好木板、大块泡沫等适合漂浮的材料、药品和通讯工具。

5.驾车出行时要降低车速,前后车辆要保持距离,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6.应急锤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在车辆溺水时打开车门逃生,车窗玻璃边缘和角落是容易破碎的位置,当遭遇车辆溺水时可以尝试敲击这些部位。

(十)地震

地震预防常识:

1.排除房屋隐患。检查并及时排除不利房屋抗震的隐患,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拆除。房屋抗震加固措施包括增强结构强度、提高材料延性、加强房屋结构整体性等。

2.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墙上的悬挂物,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门口、楼道杂物,保持畅通。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伤人;笨重家具等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阳台护栏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3.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平时准备装有水、食品、急救绷带、哨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的防震应急包,放在容易快速取到的避震安全处。

地震应对措施:

1.稳定生存空间。在恶劣环境下,要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挤压生存空间。

2.尽量改善所处环境。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身处环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快离开地震核心区。

3.妥善处理伤口。受伤后,若有大面积创伤应尽量不要移动应立即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若条件允许,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设法脱离险境。如被坍塌物覆盖,应尽量保存体力,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同时稳定情绪,等待救援人员。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较长救援人员未能发现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必要时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6.注意山崩、断崖落石。在山边、陡峭地区会发生山崩出现断崖落石的危险应尽快转移到平坦开阔的场所进行避难。

7.避难需徒步少携带物品。在山边、陡峭地区会发生山崩出现断崖落石的危险应尽快转移到平坦开阔的场所进行避难。

8.沉着冷静。发生地震后无论有无被埋压或受伤都要沉着冷静,树立坚强信心,救援人员一定会尽快到达救援。

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提示

(一)汛期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安全提示

1.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汲取事故教训,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辨识水、雷电、高温、静电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2.熟练掌握遇水反应和遇高温易自催化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

3.加强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管理,确保有关冷却喷淋系统、灭火系统、紧急切断设施和报警装置完好有效。

4.危化品仓库要做到定量储存,定时测温定时通风,严禁超装、混存,对遇湿易燃品要采取严密的防雨淋、防潮和防水淹措施。

5.对易积水区域要增设围堰、疏通管沟、保证排水闸阀正常使用,备好排水机泵、应急防汛器材。

6.尽量避开高温时间和雷雨天作业,严格检维修以及动火等特殊作业审批,充分辨识研判作业风险,确认管控措施有效。

7.时时关注高温及防汛预警信息,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8.紧扣汛期雨季高温特点,组织针对性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培训,配齐装备物资确保在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和程序开展高效处置。

(二)汛期工贸行业安全提示

1.突出高温熔融金属和铝镁金属粉尘 (废屑)等重点部位落实防水防潮防爆措施。

2.突出有限空间,电气安全等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有限空间作业严格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严禁未经审批开展作业和遇险盲日施救。

3.突出临山,临边等重点地段巡查。防内涝防雷击、防触电、防老旧厂房垮塌、防墙体倒塌、防危险物料被淹流失、防次生灾害。

4.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及时停产撤人。

(三)汛期建筑施工安全提示

1.加强对基坑开挖、土方石施工的检查和监控,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2.检查脚手架立杆基础和排水情况,确保脚手架稳周可靠。

3.强化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大型机械和施工用电等较危险部位及环节的检查。

4.如遇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要按规定停止相关作业。

5.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提高从业人员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汛期非煤矿山安全提示

1.汛期雷雨频繁、降水增多, 大量降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和矿山生产安全事故。

2.开展汛期水情水害排查工作,要组织人员对矿区进行水情水害排查分析论证,并认真开展地面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分析非煤矿山企业边坡,工作帮以及周边山体河道、水库是否存在坍塌、泥石流、洪水等水害隐患,企业设备防漏电,防雷击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3.强化非煤矿山企业水害防治基础工作重点做好防滑坡、防垮塌,防泥石流和防雷击等工作,认真检查边坡角,及时处置危岩、悬石、边坡松动等事故隐患。

4.对危及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果晰措施,停产整治,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人员”五落实”,确保雨李三防“工程治理。 连续降雨达到50毫米以上或气象预报为 ”暴雨”天气时要立即停止开采,撤人并落实防坍塌安全措施。

(五)汛期交通出行安全提示

1.作业道路安全风险高,急低等级公路,一些山区公路和农"陡坡路段事故多发。村道路多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翻坠事故。

2.汛期降雨频繁,易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车辆夜间事故和意外事故风险增大。

3.汛期餐加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和施工作业、货物运输高峰叠加,三超一疲货车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发。

4.驾车出行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确免疲劳驾驶。做好车辆日常检查维护保轮胎和冷却、制动等系统性能完好。

5.雨天行车应降低车速,加大车距,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及时开启示廓灯和雾灯,遇积水路段应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缓行通过。

6.乘车出行选择正规营运客车或选择具有合法营运资质的车辆和驾驶人,切勿乘坐私揽客源的“黑车”以及农用车、拖拉机、电动三(四)轮车等非载客车辆。

耿马镇值班电话:0883-6128880

耿马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