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新闻快讯
耿马:“五大行动”合力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日期:2025-07-08 15:11
作者:李荣 罗成德
来源:耿马融媒
浏览:271次
字体:【

近年来,耿马自治县紧紧围绕“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主题,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5+X”推进机制为抓手,推动“五大行动”15项工程实施,合力推进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


图片

 (临清高速公路勐撒立交)

区域开放合作不断提升。通过内引外联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新通道物流基础设施,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集装箱物流运输产业,加快构建中缅印国际物流双向通道。目前,建成高速公路171.8公里,一体推进口岸物流枢纽、临沧(清水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省级物流枢纽建设,推动与缅风光新能源合作开发推进数字赋能建设,稳步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新建5G基站100座,500千伏耿马输变电工程项目和耿马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平台工程,完成新口岸查验货场海关查验设施及配套工程、H986查验设备迁移安装及配套设施建设、老口岸联检楼电力安装工程、老国门限定区提升改造、新国门限定区域物理隔离建设工程等智慧口岸项目建设,完成孟定清水河口岸1443通道中方一侧联检查验设施建设。202411月申请药材进境口岸,国家药监局近期将进行验收;深化对缅交流合作工程签订了中缅双方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第三国货物过境贸易、道路跨境运输合作、本币结算等协定以联谊会、同乡会等活动为载体,依托百侨会、泼水节、青苗节等品牌活动,通过不定期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走访联谊加强对外交流,增强文化相通互信,着力构建与海外华校友好合作关系,发挥优势助力三大经济发展。20251-6月全县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347.83万元,同比增长15%


图片

 (芒见乡旅)

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明显。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工程,聚焦“糖、茶、果、菜、牛、胶、中药材”等重点特色产业。不断做强“一产”,做优“二产”,激发“三产”活力。围绕蔗糖主导产业开发以“糖产品、蔗渣、糖蜜、滤泥、蔗叶蔗梢综合利用及其他”为内容的蔗糖产业链模式,形成“一根甘蔗吃干用尽”“5+N”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蔗糖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他产业逐步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延链补链强链环节中获取产品附加值。2024年,全县种植蔬菜20.31万亩,产量52.65万吨,产值33.11亿元;种植中药材7.2万亩,产量7465吨以上,实现产值1.27亿元以上;乡村建设提升工程,2025年上级下达8656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540个项目。实施上海对口帮扶项目4个,帮扶资金3167万元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0户,累计投资9130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8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人。持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完成村村结对、镇镇结对项目的申报工作,项目惠及21个村(社区)强化落实稳保障,加大政府救助平台宣传督导,申请事项办结率97.94%。落实雨露计划,补助502112.75万元乡村治理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建成公厕152座、户厕50645座,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1.06%。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全县所有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完成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45个,治理率48.91%2025年上半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53%,规模养殖场利用率达97.57%,规模以下养殖户利用率达85.11%


图片

 (国家级非遗芒团白棉纸)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巩固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程,重点推进耿马镇芒蚌社区芒片组,孟定镇遮哈社区弄棒组和芒团组、班幸社区大湾塘组,勐撒镇箐门口村芒见组等旅居重点村建设202515月,全县文化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0个,完成投资38628万元。组建7个边境幸福村村级文艺队围绕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边关文化和区域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品质;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加强文物保护并重,持续开展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目前,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项,非遗传承人73人,省级非遗工坊2个,现有文物保护单位6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18个、县级11个、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7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创作节庆文艺精品歌曲18首、文艺精品舞蹈18部和原创民族舞剧1部。荣获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15个、省级资助项目4个,2025开展文化惠民演出30场次


图片

(大兴乡岩榴村光伏项目)

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全力推进。实施碳达峰创新示范工程,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建设,全力建设绿色电源项目,全面梳理在建、拟建的存量“两高”项目,形成存量“两高”项目能效水平清单,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排查梳理可纳入碳汇的资源情况,并与1家企业接洽碳汇合作事宜;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实施蔗叶蔗梢“五化”综合利用,累计建成甘蔗剥叶生产线22条,落实饲料收购企业5家。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及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标,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91%。印发《耿马自治县小黑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优先在小黑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整治范围内划定涉及不同地类性质的3个示范地块面积242.4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野生动物救助、清风行动及兰科植物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投入宣传工作2025年以来依托科技活动周等大力开展宣传,共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材料4000余份,受众1000余人。


图片

(耿马产业园区)

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通过内培外引,不断壮大创新群体,提升科技内生力。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025年拟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3户,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户,拟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户,重点培育规上科技服务业3户,争取年内升规1户;创新团队引培与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突出以产聚才构建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科技人才体系组成专家团队69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及科技特派员78名,认定“兴滇人才”3名、市级科技创新人才3名,培训产业人才9000余名。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科普宣传活动,持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2025年,组织申报科技特派员31名、“三区”科技人才13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攻关工程,共建设云南省专家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专家工作站、工作室41个(在服务期31个)。通过用好创新平台的资源和优势,不断与科研院所建立深入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作模式,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实施“蔗糖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共突破蔗渣改性等关键性技术14项,引进新品种26个,转化科技成果94项,开发新产品23个,获批植物新品种权认定2个、地理标志商标1个。“一根甘蔗吃干用尽”“5+N”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耿马产业园区获批省级产业园区。2025年,陈集双专家工作站引进“古茶树植物生物反应器繁育平台”,开展大叶种茶组培试验。同时,不断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聚焦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梳理项目,指导推荐上报中央引导资金专项1个,双招双引需求征集2个,中药材重大专项1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科技需求项目3个,谋划“十五五”科技项目22项。


图片

(民族融合)

耿马自治县“五大行动”为突破口,合力推动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探索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总结出“一根甘蔗吃干用尽”循环发展模式和以产聚才构建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科技人才体系推动发展的典型经验。这些宝贵实践和丰硕成果,不仅为耿马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临沧市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耿马样本”。站在新的起点上,耿马自治县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繁荣进步、边疆安宁幸福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